目前很多國家已經認識到木結構搭建建筑在抗震上的優勢,以新西蘭為例,在其政府的大力提倡下,新西蘭的住宅主要結構均為木結構。新西蘭地處板塊交匯處,每年經歷地震超過一萬次,可40年來卻實現了地震零死亡??梢哉f這都是木結構建筑的功勞。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引進了一批國外成熟和先進的木結構建筑,標志著木結構建筑在我國開始了新的發展。北京、上海等地逐漸興建了面向外國人出售的木結構別墅,當時的木結構住宅主體大多從北美整體進口,價格昂貴。自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木材進口實行了零關稅,進口優質結構用材數量逐年增大,同時美、加等國向我國大力推廣其木結構產品及技術,也相應的刺激了我國木結構建筑的發展。
與過去20 年相比,由于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人居旅居環境的改善,木結構房屋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從應用于休閑農業、旅游地產的木制景觀、木屋到木制別墅、多層木結構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發展非常迅速。辦公廳《綠色建筑行動方案》、住建部《“十二五”綠色建筑和綠色生態城發展規劃》的發布,提出到“十二五”末,建設100個綠色生態城區,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實施的綠色建筑行動帶動我國木結構建筑業高速發展。
如今,由于鋼筋混凝土建筑在我國長期占據主導地位,一提到木結構建筑,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古老的寺廟或森林里的小木屋。但其實,木結構建筑早已經走向了現代化。
單就施工而言,匠之鼎木結構建筑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棟200的木屋,所需所有部件全部在工廠中預制完成,從出場到運輸再到安裝,7位工人只需用時一個月即可完成。
據了解,我國在未來的10年中,需要向遷往主要城市及其鄰近郊區的約3億人口提供約7500萬套多戶住宅。與此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農村地區的住房也面臨更新換代?,F代化木結構建筑則可以為中國巨大的建筑市場需求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
抗震性強是先天優勢
8月3日,云南魯甸發生里氏6.5級地震,造成108.84萬人受災,617人死亡,112人失蹤,同時地震還造成8.09萬間房屋倒塌。而據了解,倒塌的房屋多數為以土坯為主體結構的農房。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魯甸拖姑清真寺這一有著近400年歷史的木結構建筑卻能在地震中屹立不倒。類似的現象還有,緊鄰唐山的天津薊縣獨樂寺歷經唐山大地震而完好無損,身處太行山地震帶的山西應縣木塔也已經歷了千年而依舊聳立,這些都展示了木結構建筑在抗震中的先天優勢,許多廟宇塔樓都經歷過數次地震還能屹立不倒便是例證。
目前很多國家已經認識到木結構建筑在抗震上的優勢,以新西蘭為例,在其政府的大力提倡下,新西蘭的住宅主要結構均為木結構。新西蘭地處板塊交匯處,每年經歷地震超過一萬次,可40年來卻實現了地震零死亡??梢哉f這都是木結構建筑的功勞。
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不同地區地形優勢,并根據抗震烈度指標,通過科學計算來設計方案,確保木結構實用性發揮的同時,完美的提升木結構的抗震性能。
休閑農業成待開發新藍海
木結構行業前景光明。經過十幾年的行業推廣,現代木結構建筑的優勢已經逐漸被人們認識,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休閑農業是否是一個契機,讓木結構建筑走進人們的生活?土地作為房地產開發的基礎,農業用地一直以來都無法自由流轉,嚴重制約了休閑農業的發展,而伴隨著土地改革的來臨,土地作為房地產開發的基礎,必然會為房地產企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在巨大的政策利好與資本支持下,休閑農業與房地產開發結合必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